講起沙頭角,可能好多人的第一個反應都是「荒蕪」,或者「中英街」。
時至今時今日,沙頭角仍是香港的一個「禁區」,進出都需要「禁區紙」,對於想一賭沙頭角墟特色風采的市民來說,都不可不說是非常困難。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今年的施政報告中曾提出「北部都會區」發展藍圖,包括建議逐步開放沙頭角。據悉,保安局正着力落實相關規劃,建議明年第二季每逢周六、日假期開放沙頭角碼頭予旅行團乘船前往荔枝窩、吉澳等鄰近地點遊覽。
警方會向參加指定旅行團的人士簽發「旅遊觀光」類別的禁區紙,讓持證者於指定日期及時間隨團進入沙頭角,並經「指定路線」前往沙頭角碼頭對出的「指定區域」,試驗計劃為期6個月。
沙頭角碼頭於2007年建成,目前提供一日四班的街渡到鴨洲及吉澳。
保安局提交的計劃文件建議,「指定區域」設於沙頭角碼頭對出一幅閒置政府土地及海濱位置,該區域提供3個旅遊巴停車位、洗手間、可供當區居民售賣特產的16個露天攤檔位置、供遊客拍照的「打卡位」及設有1.4米高圍欄及1.4米高摺閘,以迎接甚少有機會到禁區觀光的旅客。
局方表示,初步建議於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每日設立六個旅遊巴抵達時段(上、下午各三個時段),每個時段可供三架旅遊巴進入沙頭角「指定區域」,預計遊客可在「指定區域」逗留30至60分鐘,按照目前的防疫限制計劃,每日最高遊客人數約為500人。
目前出入沙頭角都需要禁區紙
特區政府下一步工作是盡快展開工程及相關籌備工作,包括與旅遊業界落實具體運作事宜,以及分配旅行團配額的安排。在該試驗計劃完結後,政府會進行檢討,並按成效研究進一步開放沙頭角墟(中英街除外)所必須的配套,包括需要增設的邊境保安設施、法例修訂等。
保安局副局長區志光日前到北區區議會講解計劃時透露,「指定區域」的工程最快12月初動工、明年4月竣工。區議員反應正面,並表示該計劃是沙頭角「解禁」的試金石,有助香港善用寶貴的旅遊資源。
不過,不少區議員就促請政府簡化「指定區域」攤檔競投手續,以及收取合理的攤檔租金。
區志光又透露,上月曾約見香港旅遊業議會,商討沙頭角旅行團的監管問題,他強調旅行團有責任看管團員,防止他們闖入邊境禁區,倘有旅行團管不好,任由旅客「周圍走」,或有懲罰機制,令有關的旅行社不得再申請舉辦沙頭角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