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浸大社会学系助理教授江晋博士领导的研究小组,于2021年9至10月期间进行了一项网上问卷调查,共访问2,003名年龄介乎21至40岁的香港青年。调查收集受访者对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的意见,以及他们对于在大湾区工作或创业的机遇及挑战的评价。
调查发现近一半持有大学学位或以上的受访者认为计划不吸引。尽管现时计划只适用于持有大学学位或以上的香港居民,有47%持同等学历的受访者认为计划不吸引。
教育程度为非学位专上教育,以及中学或以下的受访者,尽管其学历不符合计划的申请资格,但他们认为计划不吸引的比例却分别跌至42%及37%。
计划现时只适用于在2019至2021年间,获本地或海外专上院校颁发学士或以上学位的香港居民。调查发现有77% 受访者建议放宽计划的学历要求。有35%受访者建议计划应涵盖拥有非学位专上教育学历人士,有42%受访者认为不应设任何学历限制。
对于毕业年限的要求,82%受访者建议放宽。有38%受访者建议延长毕业年份至过去五年,44%受访者则建议不应设有相关限制。
调查亦以邀请受访者就于大湾区从事不同类型经济活动的意愿进行评分(1分为非常不愿意,7分为非常愿意)。这些活动包括
(一)工作考察或实习
(二)经常往返公干
(三)工作
(四)创业
(五)工作并居住
(六)创业并居住
调查结果发现,受访者更愿意在大湾区从事工作考察或实习(意愿平均分为3.7)及创业(意愿平均分为3.5分)。
然而,值得留意的是受访者较不愿意从事需要在大湾区居住的经济活动。「工作并居住」及「创业并居住」的意愿分数均只有大约3.1,在各种类型的经济活动中属最低。
研究小组亦探讨了受访者认为哪些机遇和挑战,会影响他们决定是否在大湾区工作。分析显示若受访者认为事业发展机会和创业及就业资助的吸引力较高,他们在大湾区从事不同的经济活动的愿意会更高。
此外,税务优惠的吸引力及大湾区的生活质素,例如较大的居住空间及较慢的生活节奏,亦对受访者愿意在大湾区居住并且工作或创业有正面影响。
然而,受访者视适应大湾区工作文化为主要挑战,对他们是否愿意在大湾区从事工作考察或实习、经常往返公干,以及在当地居住有显著影响。调查亦显示认为适应政策及法规较困难的受访者,会比较不愿意在大湾区经常往返公干、创业及居住。